我們做了明報HappyPaMa的小模特,介紹孩子專注力的問題和培養方法。 :)
*在相中,我們正在玩著暑假買回來玩的大富翁桌遊呢~
文章日期:2016年8月30日
【明報專訊】
「做功課散漫,邊做邊說話」、「屁股像有蟻咬般,坐不定」、「看電視全神,看書便遊魂」……這些情景,是否似曾相識?甚至經常出現在你子女身上?暑假已到尾聲,新學年,家長最想「收拾」的,必定是家中那個紮紮跳、很難專心坐定做功課和溫習的小豆丁。
要訓練孩子的專注力,不能一味叫他「留心」、「不許動」。專家教路,家長只要掌握竅門,透過遊戲,反而可以「玩」出小朋友的專注力來。
5歲即將升讀K3的晴晴,天資聰穎、活潑開朗,是人見人愛的可人兒,但最大缺點是專注力欠佳,曾為爸爸媽媽帶來不少煩惱。
N班開始 郁手郁腳坐唔定
媽媽黎太憶述,晴晴的問題,早於N班(幼兒班)時已浮現,但那時以為她年紀尚小,不以為意;直至升上K1,學校安排觀課,黎太才發現女兒確實「與別不同」,「那次印象很深刻,班房內所有小朋友都安坐椅子上聽老師講故事,唯獨晴晴不是。她靠牆坐,除了屁股是勉強黏着椅子外,手在爬牆,腳在踢,她看來很不專心」。
自晴晴入學以來,黎生、黎太經常收到校方投訴電話,就連校外興趣班導師亦有微言,黎生說:「女兒不論上戲劇班、紙黏土班、游泳班,都是三分鐘熱度,上了幾堂,掌握了基本技巧之後,便覺沉悶,沒有心機重複練習。最誇張還是上英文班,我們最初替她報讀那間教育中心,教學方法相對傳統,對晴晴來說,要乖乖坐定一小時上課是非常痛苦的事,她多次哭訴不願上英文班;同樣地,導師亦覺得她態度散漫,更暗示希望她退學,不要影響其他同學。」
晴晴之所以被投訴影響其他同學,是因為她十分「健談」,很喜歡撩同學談天說地,就是在家做功課時,亦是說不停口。黎生苦笑道:「她做功課時,寫不到幾個生字,便會停下來,跟我們說些無關痛癢的事情。最初我和太太都會敷衍回應她,但發覺這樣不行,她會乘機滔滔不絕說下去。我們從此『學精』了,如她在做功課時東拉西扯、胡說一通的話,我們便裝作聽不到,不回答她。」
上堂自說自話 老師投訴
為改善女兒的專注力問題,自晴晴K1上學期開始,父母便安排她到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,參加專注力訓練課程。擔任她導師的註冊社工邱岱溶表示,第一次接觸晴晴時,發覺她最大問題是經常「自說自話」,嘴巴彷彿無法閉上,而談話內容完全跟課堂無關,很多時都是生活瑣事,「這些都屬於衝動行為,她不能因應時間、場合去判斷自己應否說話。另外,她亦坐得不太安靜,有很多不必要的動作」。
兩年訓練 耐性增加
但經過接近兩年、每星期45分鐘的訓練,邱姑娘形容晴晴有明顯進步,「她曉得作出延緩反應,意思是行動前,會多想一想。例如現在晴晴偶爾也會在課堂期間想跟導師閒聊,但她明白到這不是合適時間,就懂得抑壓自己的欲望,很快便閉口;另外,她耐性亦好了,進行活動或單獨玩耍時,晴晴也維持到15分鐘,符合同齡小朋友的標準」。
我們常投訴小朋友「專注力」弱,但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陳香君指出,專注力只是一個統稱,當中可區分為下列五種,包括﹕
◆持久性專注力﹕指處理某一特定項目時,例如做功課,能集中專注力一段時間。
◆選擇性專注力﹕指在進行多項事情時,能選擇需要專注的事項,例如當小朋友看電視時,媽媽跟他說話,小朋友從電視聲浪中,能選擇接收媽媽的信息,並作出適當的回應。
◆分離性專注力﹕指同一時間能從事多於一項工作,一心幾用。例如小朋友能一邊望着黑板的字、一邊聽老師講解、並一邊抄寫筆記。
◆交替性專注力﹕指正在做一件事時,突然接到新指令,於是立即轉為處理新指令,當辦妥該指令後,便回復思緒,繼續之前未完成的事情。例如小朋友閱讀圖書時,突然遭阻斷需要放下圖書;處理好事情後,他繼續看圖書,便能即時投入之前停下來的那段落,不用從頭看起。
◆視覺及聽覺專注力﹕指看到或聽到的事物,能加以記憶、分析及作適當的回應。例如小朋友看完一幅圖像或聽完一個故事後,能記下來,並回答有關圖像或故事的細節。
據陳香君觀察,甚少孩子是缺乏單一類別的專注力,往往是程度輕重而已。而且,專注力可以透過遊戲鍛煉出來,「其實很多日常生活的遊戲或活動,都有助提升專注力,例如畫迷宮、找不同、對對卡、馬拉松接句子、拋接球、分紅綠豆等,這些都包含訓練多種類別專注力的元素」。但她提醒,家長要有心理準備,提升小朋友的專注力並非一蹴可幾,鍛煉往往是以年計的,並要不斷密集重複進行,腦部細胞才能獲得刺激、意志得以強化。
專注力不足﹕身體不適、情緒問題皆是成因 遊魂散漫 未必是ADHD
小朋友專注力低,不理周遭環境而做出衝動行為,不一定是患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(ADHD)。臨牀心理學博士萬家輝建議,家長可以先從幾方面入手,嘗試找出小朋友專注力不足的成因。
環境因素影響專注力
首先,可留意孩子欠缺專注力的情况,是偶然出現還是持續良久;其次,專注力低是整體抑或個別情况,「如果家中發生一些重要事件,例如父母吵架或有親人離世,很自然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;也要留意孩子是否在家中、學校、興趣班、補習班等不同地方,都不能專注,抑或受環境因素影響」。
另外,孩子有其他身體或情緒問題,都會出現類似ADHD的徵狀。萬家輝指出,有焦慮傾向的小朋友,容易因情緒波動而分心,影響行為表現,而氣管和皮膚敏感、失眠和讀寫障礙,同樣會令孩子無法專心,「如果沒有這些問題,仍然長時間無法專注,或者行為十分反常,例如打球中途會放低球拍發呆,或者所有人對他說話都沒有反應,便建議找專科醫生,評估孩子是否患ADHD,亦不妨多參考一兩位醫生的意見,增加準確度」。
找同一月份出生同學比較
想知道孩子的專注力是否特別弱,最好跟同齡的小朋友比較,「但要注意,不是同年就可以一起比較,很多老師會將同一班的學生直接比較,但對年幼的小朋友來說,年紀相差兩三個月,專注的程度已經完全不同。因此,最好找些同一月份出生的小朋友作比較,就是最好的參考指標」。
運動睡眠足 助改善專注力
想改善孩子專注力欠佳的問題,除了參加訓練外,日常生活細節也一樣重要。萬家輝表示,食物、運動和睡眠是必須注意的基本功,「吃得多含防腐劑的食物、糖果和汽水,都會大大減低專注力。運動和睡眠不足亦令孩子無法專注,一般幼童應至少睡8至10小時」。